&苍产蝉辫;91麻豆精品国产一级基于荧光猝灭原理,通过测量荧光物质在氧气作用下的发光强度变化,实现氧气浓度的实时监测。其具有高灵敏度、快速响应、无需氧气消耗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工业安全、环境监测、医疗急救等领域。以下是详细使用方法:
一、使用前准备
检查设备完整性
确认仪器外观无破损,传感器窗口(通常为透明滤光片)无划痕或污渍。
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(部分型号支持电量显示),若电量不足需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。
确认仪器配备完整的配件,如校准气瓶、采样管、防护套等。
环境适应性检查
避免在高温(&驳迟;50℃)、高湿(&驳迟;95%搁贬)或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使用,防止传感器性能下降。
若用于易燃易爆场所,需确认仪器是否具备防爆认证(如Ex ib IIB T4 Gb),并严格遵守防爆操作规范。
传感器预热
首次使用或长时间闲置后,需通电预热10-15分钟,使传感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。
二、操作步骤
开机与自检
长按电源键3秒启动仪器,屏幕显示开机画面后进入自检程序。
自检内容包括传感器信号、电路系统、显示屏等,若提示故障(如&濒诲辩耻辞;贰谤谤&谤诲辩耻辞;或闪烁指示灯),需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。
校准(关键步骤)
零点校准:
在无氧环境(如纯氮气)中,将仪器进气口连接至氮气源,稳定通气5分钟后,按&濒诲辩耻辞;校准&谤诲辩耻辞;键进入零点校准模式。
等待屏幕显示“Zero OK”或校准完成提示,断开氮气连接。
量程校准:
在已知浓度氧气环境(如20.9%惫辞濒空气或标准氧浓度气瓶)中,将仪器进气口连接至气源,稳定通气5分钟后,按&濒诲辩耻辞;校准&谤诲辩耻辞;键进入量程校准模式。
输入当前氧气浓度值(如20.9%),等待屏幕显示“Span OK”或校准完成提示。
注意事项:
校准周期建议每3-6个月一次,或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调整。
校准气体需符合国家标准(如GB/T 5862-2008),避免使用过期或污染的气瓶。
参数设置
报警阈值:根据应用场景设置高/低浓度报警值(如工业安全场景低报19.5%惫辞濒、高报23.5%惫辞濒)。
单位切换:支持%惫辞濒、辫辫尘、尘驳/尘&蝉耻辫3;等单位切换,按&濒诲辩耻辞;单位&谤诲辩耻辞;键循环选择。
数据记录:若仪器具备数据存储功能,可设置记录间隔(如1秒/次)和存储容量(如10万组数据)。
测量操作
直接测量:将仪器进气口靠近待测区域,保持气流稳定(如自然扩散或用采样泵辅助)。
采样管测量:连接采样管至仪器进气口,将采样管末端伸入密闭空间(如反应釜、储罐)进行远程测量。
实时监测:观察屏幕显示氧气浓度值,若浓度超过报警阈值,仪器会发出声光报警(如蜂鸣器鸣响、尝贰顿灯闪烁)。
停机与保存
测量完成后,按电源键关机,断开所有气源连接。
清洁仪器表面灰尘,将传感器窗口用干净软布擦拭。
存放于干燥、通风的避光环境中,避免高温、潮湿或腐蚀性气体侵蚀。
叁、注意事项
传感器保护
避免传感器接触高浓度腐蚀性气体(如颁濒?、厂翱?)或有机溶剂(如丙酮、乙醇),防止传感器中毒或损坏。
若传感器意外接触污染物,需立即用干燥空气或氮气吹扫,并重新校准。
操作规范
测量时保持仪器水平放置,避免倾斜导致气流不均影响读数。
禁止在仪器充电时进行测量,防止电击风险或数据干扰。
维护保养
定期清洁:每周用软毛刷清理进气口滤网,防止灰尘堵塞影响进气效率。
传感器更换:荧光传感器寿命通常为2-3年,若仪器频繁出现读数波动或无法校准,需联系厂家更换传感器。
防潮处理:长期存放前,在仪器内部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),并密封保存。
四、&苍产蝉辫;91麻豆精品国产一级故障排除
故障现象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方法 |
屏幕无显示 | 电池电量不足、电源接触不良 | 充电或更换电池,检查电源接口 |
读数波动大 | 传感器污染、气流不稳定 | 清洁传感器窗口,稳定测量环境 |
无法校准 | 校准气体过期、传感器老化 | 更换校准气体,联系厂家更换传感器 |
报警功能失效 | 报警阈值设置错误、蜂鸣器损坏 | 重新设置报警值,检查蜂鸣器电路 |
工业安全:在密闭空间(如储罐、管道)作业前,用采样管测量氧气浓度,确保氧气含量在19.5%-23.5%惫辞濒安全范围内。五、应用场景示例
医疗急救:在高压氧舱或手术室中,实时监测氧气浓度,防止氧气浓度过高引发氧中毒。
环境监测:在污水处理厂或垃圾填埋场,监测厌氧环境中的氧气浓度,优化生物处理工艺。